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股票名称: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7-07-04 14:44:48 |
研报栏目: 港美研究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陈治中 |
研报出处: 光大证券 | 研报页数: 14 页 | 推荐评级: 无 |
研报大小: 2,132 KB | 分享者: 钱确****要 | 我要报错 |
◆【策略观点】庆回归20周年中央政府再派政策红包,保险资金直投深港通开放有助价值挖掘进一步深化。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1)中资和中资股走过回归20周年,新的周期和新的篇章
回归20周年来,内地资金和内地企业持续进入港股市场,源源不绝地提供了增量资金和资产,是港股市场能够在历经多次金融危机的考验后,仍然保持高速成长,并稳居全球证券市场第一梯队的必要条件。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当前,内地资金对港股市场的参与程度仍大大低于资产(资金交易占比约10%,但资产融资占比超60%),这一差距的缩窄将深远影响港股市场。另一方面,近5年来,与内地经济周期同步,中资和非中资企业的盈利增速和资产回报水平持续下行,已经基本达到长周期底部(L底)。而对比存量资产质量和增量潜力,中资资产在总量和平均水平上都要更胜一筹,从而将在下一个经济和权益资产泡沫周期中扮演决定性角色。
2)险资获批深港通港股大市获益有限,价值发掘深化将加剧行情结构化
2016年3季度,在深港通获批后不久,保监会也宣布放行险资直投沪港通。放行后,险资进一步加快了南下步伐,并迅速超越了基金和银行,成为南下资金中的主流机构。然而过去10个月间,囿于监管和市场环境,使得险资投资中小成长股的进展相对缓慢,配置港股大型蓝筹仍是险资南下的主流。尤其2季度以来,A股中小创板块大面积深幅调整,A股中小成长板块对港股的整体估值优势已基本消失,险资的跨市场套利动机基本消失(监管环境也非常不支持这样的操作)。因此,险资获批深港通后,短期内可能产生的增量资金预计有限,短期内对港股的影响也难以在大市层面显现。
不过,险资直投渠道开放对于仅深港通中开放的小型股标的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即使排除跨市场套利动机,险资仍对长期投资高回报(ROE)资产保持着浓厚兴趣。相对于已开放的中型股标的而言,小型股中的TMT、消费、医药标的仍具有较明显地折价。险资的长期投资倾向将更有助于价值发掘的深入。
投资建议:中期业绩前,大市维持震荡整理,个股分化加剧
在周年庆之前,市场交易并未显露出过多的“维稳”迹象,这也意味着庆典后市场“失稳”的风险降低。但我们仍继续强调港股市场面临的“中期考”风险。期间数据显示,重磅股如腾讯、汇丰、中移动等的中期业绩情况乐观,这意味着市场整体的业绩风险相对可控,大市下行将获承托;但个股层面,中期业绩导致的分化加剧将给相对收益考核带来较大风险。
◆【市场焦点】美联储即将公布FOMC6月会议纪要
周四凌晨美联储即将公布FOMC6月会议纪要,市场关注其中可能对缩表具体开始时间的描述。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