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研究报告:招商证券-财政专题研究之四:加法与减法城投转型之重庆模式-170615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2017-06-16 14:40:05
研报栏目: 宏观经济 研报类型: (PDF) 研报作者: 谢亚轩,周岳,张一平
研报出处: 招商证券 研报页数: 20 页 推荐评级:
研报大小: 1,031 KB 分享者: a****r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城投平台的“重庆模式”为重庆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从“一大投”到“八大投”,又变成现在的“五大投”,“重庆模式”究竟有何特点?
近年来,重庆市经济稳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在重庆的整体经济结构中贡献显著。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重庆市属几大城投平台不仅负责大量城市建设工程及后续运营,同时也承担了为基建投资融资的职能,通过发债、贷款、信托投资等方式为政府的基建项目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2002年以前,重庆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一家投融资平台统筹各类项目建设,存在经营效率不佳、资金规模较小等问题。从2002年起,重庆市按一体化职能统筹规划,逐步组建了建设(后为能投)、城投、地产、高发司、开投、高投(后为交旅)、水投、水务等“八大投”。此外,重庆还设立了事业型金控公司渝富,承担为各平台公司融资扫清障碍和提供支持。重庆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很大程度由这“8+1”完成。
 “五大注资”+资本融资打造平台投融资能力:“五大注入”分别为国债注入、土地储备收益权注入、规费注入、存量资产注入、税收返还。“五个注入”法注重于资本运作的放大效应。另一方面,通过向国家开发银行、商业银行、债券、股市、信托等外部资本融资,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筹集资金。土地利用的两大循环系统和经营城市理念是“重庆模式”的两大特点。
 2010年以来,中央各部委出台一系列政策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使得城投平台面临转型的压力。另外,土地储备政策影响、国企改革及国资结构调整、民营经济的发展需求、债务规模庞大等因素也推动了重庆“八大投”的转型。“八大投”所采取的转型方向主要有升级为投资运营公司、业务转型或平台关闭、混合所有制改革和PPP模式。
城投公司转型的方向是企业化运作,市场化融资,剥离政府性融资职能。对于不同类型的城投公司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关、停、并、转”是城投转型的方向。
在城投平台的转型过程中,被确定为重点打造平台的城投公司,在资源配置、信用支持方面能得到地方政府的倾斜,因此重点平台的信用资质相对较高;而不再作为地方重点平台的城投公司,其信用资质在边际上会有所下降。
 

推荐给朋友: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5 Microbell.com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519号-11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